細心和愛心澆灌格;
――我校英語組教師關愛西藏生小記
飯菜還沒有上桌,孩子們自然地和自己的結對老師坐在了一起,聊起了近期的學習情況,老師們也關切的詢問起孩子們的生活情況。像往常一樣,漸漸地,原本兩個人的談話變成了四個人,接著又變成了六個人,最后十幾名師生說成了一團,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得不亦樂乎,氣氛輕松而融洽。
高202班的四朗卓瑪本是在場所有西藏生中最為靦腆的女生,以前的她平時少言寡語,尤其在與老師交流時,話就更少了,可在今天這樣一種場合下,四朗卓瑪卻顯得尤其輕松和健談。
“我們的轉變要歸功于英語組的這些細心的‘媽媽’們!彼睦首楷敶硗瑢W們道出了心中的感激。原來為了幫助這些原本性格內向的孩子敞開心扉,英語組的“媽媽”們煞費苦心。
學校英語教研組組長舒婕老師至今還記得去年與她的結對學生四朗卓瑪?shù)谝淮谓涣鲿r的情形:“第一次交流時,卓瑪因為緊張而顯得十分拘謹,跟她談了半個小時,她一直是低著頭的,一共就說了幾句話!倍陔S后的交流過程中,四朗卓瑪?shù)木o張情緒雖然有所緩解,但舒老師始終感覺與四朗卓瑪?shù)慕涣鳠o法深入。雖然舒老師也想了一些辦法來幫助四朗卓瑪放松緊張的神經(jīng),但效果都不明顯。通過與同組其他七名老師的交流,舒老師發(fā)現(xiàn)除了四朗卓瑪外,還有幾個高一的西藏生也存在類似的情況。于是,為了解決孩子們的共同的問題,英語組的這幾位“媽媽”聚集到了一起,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她們細心的發(fā)現(xiàn),高一的孩子還不成熟,遠離家鄉(xiāng)獨自求學的境況讓她們的心理缺失了安全感,甚至變得有些敏感,再加上藏族孩子天生內向靦腆的性格,讓她們與老師一對一交流,難免會緊張和拘束,而要她們真正敞開心扉,則更是難上加難。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解決問題的計劃很快擬定,八名英語老師首先將每個人與結對學生組成的兩個人的“小家”聯(lián)合成了16個人的“大家”,在“大家”里的每個孩子既有來自于西藏的兄弟姐妹的陪伴,又得到了來自八個漢族“媽媽”的關心。在第一次“大家”的“團圓”聚會上,所有的西藏生們都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發(fā)自內心的笑容,面對老師的拘謹感覺最終被“媽媽”們的細心和真誠所融化……
不知不覺,一桌豐盛的飯菜已經(jīng)準備完畢,“干杯!”大家將盛滿飲料的酒杯舉向半空,杯中映出了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好像開在春天的格;ǎ孕哦鵂N爛!
上一篇:我校部分班級召開家長會